1.校在名城中,城校两相融
八水润城绕长安。学校位于长安大学城,钟楼中轴线上,二号地铁线直达,城校相融,区位优势好。到十三朝古都西安求学,尽享文化盛宴。西信大春桃夏李,秋桂冬松;四季花娇,常年碧绿;信息大道,雪松挺拔;无悔广场,繁花似锦;移步异景,美不胜收,是莘莘学子求学圆梦的象牙塔。学校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创新发展,成为培养信息产业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人才的摇篮。
2.就业质量高,专业对口好
学校建立了“全校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三全就业体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施“百千万就业工程”, 努力打造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平台,毕业生充分就业、对口就业、高质量就业。据统计,我校专科毕业生平均月薪超过7000元,本科生月薪超过9000元。毕业生有志气、有底气、有骨气,践行初心使命,拥抱未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3.专业有特色,社会所紧缺
学校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本科专业建设,对接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聚焦“新工科”,“新基建”,新一代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发展需求,开设专业以工科为主,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围绕学科专业群建设,设有“区块链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大数据与云计算学院”等12个独具特色的学院。开设19个本科专业,13个专升本专业,40个专科专业,形成了10大特色学科专业群,所设置的软件工程技术、现代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工程、网络工程技术、大数据工程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技术、区块链技术、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云计算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营、光电信息工程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电子商务、金融科技应用、等14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是区域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不可替代急需紧缺的。
4.竞赛有平台,挑战你成功
学校强化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改革,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和学术交流平台,科技创新以服务发展为目标,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近3年, 厅局级以上教学科研立项33项,获得专利和企业咨询报告成果转化广泛应用和服务产业行业发展;通过新2最新足球登录网址(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学坛开展科技 创新和发表学术论文成效明显;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学科技能竞赛、行业 (企业)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硕果累累,近3年,学生获奖750余项。
5.升学筑梦,成就美好人生
学生在规定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颁发新2最新足球登录网址(中国)有限公司官网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学校考研辅导办公室,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学生复习面试和志愿填报等精准指导服务,助力学生考研取得理想成绩,2022年我校共有11名本科学生参加考研并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交流合作。与30余个国家的大学和机构合作,为有志于出国交流深造的学生提供机会。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精准施策,90%以上的专科学生均能通过专升本考试实现升本梦想,2022年,我校参加专升本考试498人,上线457人,上线率91.76%。
6.实习实训开放,条件优越
学校根据行业、企业岗位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工艺流程设计实践教学环境,教学仪器设备值1.35亿元,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基地(实训室)178个,校内实训面积4.94万平方米。建成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建设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校级重点实训基地17个,校企合作建成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24个,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39个,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浸润在实践教学基地里,千万台套设备,万余个实训工位,领略着前沿科技的奥妙,学到无所不能的技术技能,你的梦触手可及。
7.教学方法新,学习兴趣浓
学校按照“教师会教教会,学生会学学会”的目标要求,不断加大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创新改革。实施“人工智能+教育”,既重视第二课堂改革,又重视学生非智力能力提高,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各类学科技能竞赛,改革推进电路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有力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彰显了“思想政治正确、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知识扎实、技术技能过硬”人才培养特色和水平。
8.支撑中国制造,服务2050
学校聚焦新一代信息产业、新工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新基建”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工业互联网、5G等领域人才需求,瞄准科技前沿技术,面向“集成电路”等信息产业“卡脖子”关键技术,培养“基础扎实、注重实践、善于应用、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情商高、匠心好、能力强的人才。增强中国人“志气、底气、骨气”,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9.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教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念,锻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拥有一支既具备理论教学又有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597人,专任教师中,有产业教授23人,省级以上教学名师13人,校级教学名师36人。学校现有院士工作室2个,校级教学团队15个。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高水平的能工巧匠、企业专家、技术骨干的“双师型”教师授课,承担学术讲座、实习指导等。他们手把手教会你期待所学的前沿科学技术。
10.落实1+X证书制度
学校坚持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落实“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坚持育训结合、内外结合、长短结合,发挥学历证书作用,书证融通,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取多个职业技能证书,学生毕业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实现学生贯通发展深造的可持续发展基础。